Page 10 - 36期校刊.indb
P. 10

眉溪由東北往西南流,
            經由埔里、霧社往合歡
            山、大禹嶺再接台 8 線
            至花蓮的台 14 線 埔 霧
            公路沿著眉溪建築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眉溪部落綠生農場位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14線 埔 霧公路旁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農場主人講究與自然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,所有的水、土、動
                   過了南豐橋接近南豐村,河床兩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、植物,都取自於自
                   的腹地遂逐漸開展,其支流南山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,回饋於自然,發揮
                   也在南豐村之松園巷及綠生農場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住民「與土地共生
                   間注入眉溪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息」的精神與理念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眉溪過了南豐國小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由於守成大山岩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阻隔,突然形成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形之大曲流,經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樹林至楓林口,再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南流,過了九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林、蜈蚣侖等地,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埔里盆地後,繞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盆地北部,由於盆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形,河床變 得 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廣平坦,造成堆積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,繞過赤崁台地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於盆地西部之向善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尾附近注入南港溪。






        10  ◆   地球科學知識家
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