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 - 38期校刊.indb
P. 6

地球科學知識家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新北市十分寮瀑布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仁愛鄉南豐村的南山溪溪谷,南山溪為眉溪支流。


               埔里的生命之源──「眉溪」( 下 )


               認識眉溪流域附近常見的瀑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、攝影╱普台國民小學前課程研發中心主任  劉慶昌





               壹、認識瀑布、形成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成河流突然中斷,便形成了瀑布。
               壹、認識瀑布、形成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  瀑布(英語:Waterfall)是指河流或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因流水或冰川對岩石的侵蝕或溶蝕

               水經過河床縱斷面的顯著陡坡或懸崖處時,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用,造成河床有上下地勢差,這些

               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傾瀉而下的水流景象。在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能使河流產生瀑布。
               質學上,瀑布則被稱作「跌水」(Fall  into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莊文星教授
               water) 現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為瀑布的成因很多,根據河流坡度斷面來
                    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下列三個因素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,凡出現瀑布的地方,就是河流縱斷(剖)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在地殼活動頻繁的區域,由於板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上的轉折點,或稱裂點或急折點。不論何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因而形成了斷層或凹陷等現象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因,凡河流從轉折點的上方一瀉而下就可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有的河道出現了陡崖,便會形成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瀑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瀑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瀑布泛指河床坡度變陡時水流近垂
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火山噴發時,使得地表產生變化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或垂直落下者。瀑布落差在數十公尺者為



          6

     地球科學知識家
   1   2   3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